联系人:黄经理
网 址:https://www.nursingpaperdesk.com
地 址:杭州余杭区五常街道杭州宏丰家居城
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(杨舒曼):11月7日,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携手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走进了素有“海上丝绸之路咽喉”之称的马六甲海峡的所在地马六㊣甲,沧桑的历史与多元文化交汇于此,形成了马六甲独✅特的魅力。从明朝郑和下西洋到今天“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”的建设,马六✅甲与中国的渊源似乎越来越深,记者一行行走在马六甲,探寻它前世㊣今生的故事。
马来西亚的古城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,濒临马六甲海峡也是曾经的马六甲王国都城,郑和下西洋有五次在此停靠,如今是马六甲海峡这条海上生命线的咽喉所在。
在中国典籍中,“满剌加”就是现在的“马六甲”。历史上,“马六甲”曾经作为一个王国而存在。由于地理上的原因,中国人很✅早就到达过这里。根据中国史书《汉书地理志》的记载,早在公元1世纪初,中国汉代商人就曾来到马六甲海峡的皮宗和✅当地居民建立了经济联系。据日本历史学者藤田丰八✅的考证,皮宗即苏门答腊和新加坡之间的皮声㊣岛(㊣印度尼西亚语意为香蕉岛),也就是《郑和航海图》中的毗宗。考古学家弗玲斯对从爪哇、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出土的中国汉朝陶器的研究,也认为公元纪元时中国人㊣已经到马六甲海峡附近岛屿通商。
而郑和的到访,让大㊣家更全面的了解马来西亚。在15世纪上半叶,在地球的东方,从波涛㊣万顷的中国海面,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,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。而马六甲是远洋航行的必经之地。先是永乐元年(1403年)尹庆出使马六甲,后有郑和在1405年至1433年七下西洋历经此地。15世纪初叶的马六甲王国,由于受到外部的侵扰而求助于中国明王朝,郑和下西洋也✅肩负着“和平使者”的使命,在那里他的㊣船队帮助肃清海盗,促其解决与相邻国家间的不和与冲突。郑和第一次下✅西,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,再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启航,中经占城、马六甲洋,然后遍历㊣✅✅各国,同群岛上主要国家和印度洋沿岸以及阿拉伯、波斯、东非沿海诸国通商和好。在第二次下西洋期间,郑和就于永乐6年(1408年)促成了马六甲拜里米苏剌苏丹受册封为王,马中亲善关系由此建立起来,马六甲王国因此而日益强大,马六甲港口也成为当时东西方商业贸易活动中心,这使得马六甲获得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安宁。马六甲国王曾多次亲自率使团来华,规模最大的一次曾达到540多人。
行走在㊣马六甲的街头,随便问一个华人或马来西亚人,“马六甲会让你想起谁?”大家会异口同声㊣的告诉记者郑和。如果问“郑和留给马六甲了什么?”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告诉你水井和中国古籍《天工开物》。在马六㊣甲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口井,导游说以前马六甲的人民是喝河水的没有井㊣水,郑和㊣一行到来以后觉得河水不干净,便将凿井的技术带到了马六甲,让这里的人们喝上了干净的井水。而《天工开物》这本书的到来,则帮助马六甲人民学会了农业、工业等生产技能。
历经沧桑的葡萄牙古堡、红色的荷✅兰教堂、蓝色的英式小洋房、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建筑上海周边旅游地图、东南亚风格的住宅,操着福建口音的侨乡们、看见游客会say hello!的可爱的印度小朋友、马六甲河两岸坐着各种肤㊣色的喝啤酒的老外。马六甲在经历各种战争与保卫后,今天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。
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。约在公元4世纪时,阿拉伯商人就开㊣辟了从印度洋穿过✅马六甲海峡,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。他们把中国的丝绸、瓷器,马鲁古群岛的香㊣料,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。公元7-15世纪,中国、印度和中东㊣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,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进行贸易往来。尤其是1869年,苏伊士运河贯㊣通,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。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。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,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㊣峡之一。
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。导游告诉大家,马六甲海峡的通航㊣历史远达2000多年,是环球航线的重✅要环节,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,每年通过8万多艘,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-英吉利海峡的世界最繁忙海峡之一。
有人问马六甲海峡与中国有什么渊源?马六甲州首席部长伊德里斯曾经说过,在马六甲,最早与外国的关系就是600多年前,14世纪末起,郑和七下西洋,5次让舰队驻扎在马六甲。在这5次㊣中,他来这里不仅是为了贸易和商业目的,他还曾保护马六甲免受暹罗和爪哇的入侵,马六甲海峡更是中国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必经之地。而在今天,中国85%的石✅油依靠水路运㊣送,多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,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。随着中国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✅✅㊣㊣提出,马六甲海峡也再次发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今年7月,马来西亚政府也有发布报道,称将依靠马六甲海峡的优势,建设㊣巴生第三港口,目前两国正在就项目可行性进行商讨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。